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是甚麼?認識6大功效:美白淡斑、去粉刺外的「驚人效果!V.S. A酸、杏仁酸 何者更有用?

杜鵑花酸(Azelaic Acid)你有沒有聽過?和杏仁酸、果酸、外用a酸一樣,杜鵑花酸都是適用於皮膚上的酸類護膚成分,不但能夠去角質、減少黑頭粉刺,更可用於美白淡斑、促進皮膚細胞更新,而且比起其他酸類成分更加溫和,就連敏感肌人士也可安心使用杜鵑花酸。不過杜鵑花酸和其他酸類有甚麼分別?不同膚質適合使用哪些酸類?杜鵑花酸會有副作用嗎?今次一起來看看杜鵑花酸的懶人包吧!

杜鵑花酸是甚麼?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的正式學名是壬二酸(Azelaic Acid),壬二酸之所以俗稱杜鵑花酸,是因為和杜鵑花的英文名:Azalea十分相似,所以慢慢被稱為杜鵑花酸。因為這個原因,很多人都會誤會杜鵑花酸和杜鵑花有關,其實壬二酸是一種天然存在於小麥、大麥和黑麥中的有機化合物二羧酸,具有抗菌、抗炎和去角質的作用。杜鵑花酸是不少護膚品中的主要成分,特別是針對暗瘡黑頭粉刺的產品中更是常見。

杜鵑花酸6大功效 不只去黑頭粉刺?

杜鵑花酸是屬於比較溫和的酸類成分,特別之處在於連敏感肌也適用。眾所周知,酸類護膚成分可以幫助去粉刺、去暗瘡,但除此之外,杜鵑花酸還有甚麼功效呢?

杜鵑花酸功效1. 去粉刺、收毛孔

杜鵑花酸

外用杜鵑花酸能夠溶解角質與粉刺、疏通毛孔,幫助減少痘痘、粉刺和黑頭的生成。杜鵑花酸具有抗菌特性,有助預防痤瘡桿菌滋生,保持毛孔清潔,連續使用一段時間後,可改善膚質,使肌膚更光滑細緻。

杜鵑花酸功效2. 調節油脂分泌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精華能夠調節皮脂分泌,有效減少面油,防止油脂過多造成毛孔堵塞,減少黑頭、粉刺問題,長遠更幫助改善油性皮膚問題。

杜鵑花酸功效3. 美白淡斑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具有美白淡斑的效果,能夠抑制黑色素細胞的過度活化,避免出現色素沉澱問、膚色暗沉等肌膚問題。杜鵑花酸有淡化色斑、均勻膚色的效果,令皮膚看起來更明亮、有光澤。

杜鵑花酸功效4. 抗菌、抗炎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具有強效的抗菌、抗炎功效,能有效抑制引發痤瘡的細菌,減少皮膚發炎的問題。使用杜鵑花酸更可以舒緩皮膚紅腫、疼痛、發炎症狀,穩定皮膚狀況,特別適合有痤瘡、暗瘡、粉刺困擾的人士使用。

杜鵑花酸功效5. 促進皮膚細胞更新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能夠加速老廢角質脫落,促進皮膚細胞更新,令肌膚越來越光滑細緻。皮膚表面積聚過多老化角質,可能會引起暗瘡、粉刺、毛孔粗大等問題,使用杜鵑花酸可以去除死皮細胞,刺激新細胞生成,使皮膚更有彈性。

杜鵑花酸功效6. 去暗瘡印、色素沉澱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可以淡化痘印,減少色素沉澱問題,抑制皮膚底層的黑色素細胞,加速皮膚代謝和修復,從而減少暗瘡印和黑色素,讓膚色更均勻,並提升皮膚質感。

杜鵑花酸與其他酸類比較

杜鵑花酸 V.S. 外用A酸 V.S. 杏仁酸 V.S. 水楊酸 V.S. 果酸

杜鵑花酸外用A酸杏仁酸水楊酸果酸(AHA)
主要功效抗痘、去角質、美白、抗炎促進細胞更新、抗老、治療嚴重痤瘡溫和去角質、美白、抗炎去角質、疏通毛孔、抗炎去角質、改善膚色、保濕
適合膚質所有膚質,尤其是敏感肌油性和痘痘肌,不適合敏感肌所有膚質,特別是敏感肌油性和痘痘肌乾性和普通膚質,不適合敏感肌
潛在風險皮膚刺激、乾燥、光敏性乾燥、脫皮、紅腫、光敏性輕微刺痛、乾燥皮膚刺激、乾燥刺痛、乾燥、紅腫
使用次數每日使用2次夜間使用每日使用1-2次每日使用1-2次每週使用2-3次
注意事項注意保濕和防曬需加強防曬適量保濕避免過度使用注意保濕和防曬

如何使用杜鵑花酸?每日要用幾多次?

杜鵑花酸

在使用杜鵑花酸時,其實有不少地方需要注意。杜鵑花酸的使用次數建議不多於一2次,可在早晚各使用一次。早上和晚間清潔面部後,取適量杜鵑花酸產品,均勻塗抹在臉部皮膚。使用時應避開眼周及嘴唇等敏感部位,以免引起刺激,並輕柔地塗抹,不要過度摩擦皮膚。

建議初次使用杜鵑花酸時,先從低濃度的產品開始,讓皮膚逐漸適應酸類成分。由於杜鵑花酸有一定去角質的作用,使用後可能會導致輕微皮膚乾燥的情況,所以使用杜鵑花酸後應配合保濕產品,確保皮膚有足夠水分,避免出現泛紅、脫皮問題。

春夏秋冬都可用杜鵑花酸?四季壬二酸護膚提案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的性質對比果酸外用維生素A酸等更加溫和,因此不只在春夏等悶熱時節才能夠使用,只要配搭得當,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杜鵑花酸!

春季:春季的氣溫開始回升,皮膚容易受環境變化影響,特別是敏感肌人士會出現泛紅、痕癢等症狀。使用杜鵑花酸時,應注意保濕、舒緩,可以選擇輕盈的保濕產品,例如含有杜鵑花酸的化妝水,避免皮膚乾燥和敏感。

夏季:夏季炎熱又潮濕,容易引致皮膚出油、黑頭粉刺增多的問題。而使用杜鵑花酸能有效控油和抗菌,但注意使用杜鵑花酸後,要加強防曬,避免皮膚因陽光暴曬而變黑。你可以選擇具有清爽控油功效的杜鵑花酸精華,有助保持皮膚清爽。

杜鵑花酸

秋季:秋季天氣逐漸變得乾燥,皮膚容易出現脫水和乾敏問題。使用杜鵑花酸時需配搭滋潤補水的保濕產品,確保皮膚不會因去角質而變得過於乾燥。適當使用保濕精華,配搭含有壬二酸的乳液,既能促進皮膚更新,也能令肌膚更水嫩。

冬季:冬季寒冷乾燥,皮膚屏障功能會因此減弱,容易出現爆拆、受損、脫皮等問題。使用杜鵑花酸時需更加注重保濕和修復,建議選擇乳霜質地的杜鵑花酸保濕霜,並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寒風中,保護皮膚健康。

杜鵑花酸會有副作用嗎?

雖然定期使用杜鵑花酸可以減少皮膚出現痘痘、粉刺問題,甚至長遠來說可以穩定膚況,但如果使用不當,也有可能引致各種副作用的!

杜鵑花酸副作用1. 皮膚刺激和不適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在首次使用時可能會引起皮膚刺激,包括紅腫、脫皮、灼熱感的現象。這是因為杜鵑花酸的活性成分會加速皮膚細胞的更新。為了減少不適感,建議初次使用時,應從低濃度的杜鵑花酸產品開始,再逐步增加濃度和使用頻率,讓皮膚慢慢適應。

杜鵑花酸副作用2. 乾燥和脫皮

杜鵑花酸

使用杜鵑花酸可能導致皮膚乾燥,特別是在冬季或乾燥天氣時,杜鵑花酸的去角質作用會去除皮膚表面的天然油脂,導致水分流失,過度使用的話就會令皮膚變得乾燥。為了預防皮膚乾燥,使用杜鵑花酸後應立即塗抹保濕產品,鎖住肌膚水分,保持皮膚滋潤。

杜鵑花酸副作用3. 光敏感性反應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會增加皮膚對陽光的敏感性,使用後容易導致皮膚曬傷或色素沉澱問題,杜鵑花酸會使皮膚變薄,因此紫外線更容易進入皮膚底層,傷害皮膚細胞。為了防止光敏性反應,使用杜鵑花酸後應每天塗抹防曬霜,避免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下,並佩戴帽子和防曬衣物。

杜鵑花酸副作用4. 與其他成分的相互作用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不應與其他強效刺激性成分(如A酸或水楊酸)同時使用,這有機會加重皮膚負擔,引發不良反應。同時使用多種酸類成分會過度去角質,破壞皮膚屏障,讓皮膚更容易受外界傷害。建議將不同的酸類產品分開使用,例如早上使用杜鵑花酸,晚上使用外用a酸,並要持續觀察皮膚的反應。

怕杜鵑花酸太刺激?想去粉刺、黑頭有更佳方法!

杜鵑花酸

杜鵑花酸對美白淡斑、減少暗瘡、收細毛孔等有不俗的效果,但始終酸類成分用起來會對皮膚造成刺激,萬一過度使用,肌膚屏障更會受損,令膚質每況愈下。

要去粉刺、去暗瘡,還有一個更溫和、更有效的方法!Perfect Medical 暗瘡分手療程採用了真空磨皮技術,能夠溫和地帶走皮膚表面的老廢角質,疏通毛囊管道,減少毛孔堵塞而引致的痘痘問題。

同時療程會為肌膚注入淨化精華,為皮膚細胞補濕之餘,更可以平衡油脂分泌,抑制過多面油產生,長遠有助改善油性肌的問題。暗瘡分手療程性質溫和,就算是敏感肌都可以使用,用後肌膚更為細緻。

Perfect Medical 暗瘡分手療程

想體驗暗瘡分手療程?現在只要在網上完成簡單登記,就可以免費體驗一次全套 Perfect Medical 暗瘡分手療程!只須1分鐘即可完成登記,機會有限,不要錯過!

免費體驗:Perfect Medical 暗瘡分手療程

立即登記, 免費體驗療程

杜鵑花酸常見問題

杜鵑花酸能天天使用嗎?

杜鵑花酸可以每日使用,但應根據皮膚反應進行調整。建議初次使用者每週使用2-3次,待皮膚適應後逐漸增加頻率。持續觀察皮膚的反應,避免過度使用導致刺激。

杜鵑花酸與其他酸類的比較有哪些?

杜鵑花酸與A酸和水楊酸相比,對敏感皮膚更溫和,具有抗菌和抗炎效果。A酸(視黃酸)主要用於抗老和治療嚴重痤瘡,水楊酸針對油性皮膚效果更好,而杜鵑花酸適合多種皮膚問題,包括痘痘和色素沉著。

使用杜鵑花酸需要注意什麼?

使用杜鵑花酸時應避免與其他強效酸類或刺激性成分(如A酸或水楊酸)同時使用,這樣會增加皮膚的負擔和刺激。要保持皮膚的保濕,避免乾燥和脫皮。同時,杜鵑花酸會增加皮膚的光敏性,需加強防曬措施,避免曬傷。

杜鵑花酸適合所有膚質嗎?

杜鵑花酸適合大多數膚質,包括乾性、油性和混合性皮膚。但敏感皮膚應先進行局部測試,確保不會引起過敏反應。如果出現紅腫、刺痛等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

杜鵑花酸的效果需要多久才能顯現?

杜鵑花酸的效果通常需要數週至數月不等,這取決於個人體質和使用頻率。對於痤瘡和粉刺的改善,可能在幾週內看到效果,而色素沉著和提亮膚色的效果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建議持續使用以達到最佳效果,並根據皮膚的變化調整使用頻率。

作者介紹
Cassie Yu
Cassie Yu
現為皮膚管理課程學生,兼職美容院治療實習生,擁有10年抗痘經驗,天生油性肌膚。暗瘡膏、果酸、A酸等暗瘡產品用家,曾爛面至情緒受困,幸好找對方法,改善皮膚狀況。現時已6個月沒爆痘,總結多年抗痘經歷與你分享。

Share:

Facebook
WhatsApp
LinkedIn
Telegram
最新美容資訊

最新文章

繼續了解更多

相關文章

sticky_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