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經痛】一文盡覽3大成因!坐骨神經痛有甚麼常見症狀?如何預防坐骨神經痛來襲?

甚麼是「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sciatic nerve)是人體最大、最長和最粗的神經,負責大腿後方、小腿及腳部的肌肉運動及皮膚感覺。它的源頭由第四及第五節的腰椎神經,以及頭三節薦椎的神經滙集而成,亦即由五條神經滙集而成。人體的左及右下半身,各有一條坐骨神經。

網上圖片

然後,坐骨神經會穿過骨盆底部,向下延伸。經過臀部及大腿後方後,再於膝蓋處分支,沿小腿向下抵達腳底。在這條路徑上,若有任何一處受壓迫或損傷, 這個位置及其以下的範圍就會不適。故此,受壓迫或損傷的位置愈高,症狀影響的範圍就愈大。而一般所謂的坐骨神經痛(sciatica),指的就是坐骨神經靠近腰椎或薦椎處受壓迫或損傷,產生痛感。這種痛會一直沿坐骨神經向下延伸,由腰及臀痛至大腿後方,有時更會連小腿、腳跟、腳掌及腳趾也感到痛楚。多數坐骨神經痛的患者都只是單邊痛,但也有人兩邊都痛。由於坐骨神經位於腰部下方,非常接近尾椎即俗語說的「尾龍骨」,故坐骨神經痛患者可能會誤以為自己是尾龍骨痛。

坐骨神經痛的成因

坐骨神經痛成因1. 骨頭壓迫

椎間盤突出或脫出︰椎間盤突出是坐骨神經痛最常見的原因。人的脊椎(俗語稱「龍骨」)由33節脊椎骨組成,而椎間盤是每一節脊椎骨之間的軟骨,呈盤狀,具有彈性。它們的作用是吸收、減輕及緩衝脊椎所承受的重量、壓力和衝擊,以及增加脊椎活動度。每一個脊間盤都由纖維環包裹,內有啫喱狀的髓核。

網上圖片

但若長期磨損、過度彎腰、經常翹腳或突然受猛力撞擊等,令椎間盤過分受壓,椎間盤就可能因過分受力而突出。試把椎間盤想像成一糰麵粉,其上下是脊椎骨。若脊椎骨受到過分壓力或撞擊,令麵粉糰上下過分受壓,粉糰便可能會向水平方向突出。若情況嚴重,椎間盤的纖維環甚至會破裂,令裡面的髓核脫出。這情況稱為椎間盤脫出。椎間盤突出或脫出都可能壓迫到坐骨神經根,導致充血及水腫,引發坐骨神經痛。由椎間盤突出引發的坐骨神經痛,稱為「突出型坐骨神經痛」。其特徴是患者在身體前傾如彎腰穿襪或撿東西時,疼痛會加劇。這是因為身體前傾時,脊椎骨之間的間隔會變窄,進一步壓迫本已突出的椎間盤,令椎間盤突出的情況更嚴重。

網上圖片

近九成的椎間盤突出發生在第四(L4)和第五節(L5)的腰椎骨之間,或第五節腰椎骨(L5)與第一節薦椎骨(S1)之間,亦即坐骨神經的起源處,故容易壓迫到坐骨神經。

椎間盤退化︰椎間盤會隨年齡增長而退化,導致椎間盤的含水量減少,彈性、避震力和緩衝力變差,產生裂隙。如果你的下腰部有一個或多個椎間盤退化,會刺激神經根,引起坐骨神經痛。不過,不是只有中老年人才會椎間盤退化。即使是二三十歲的年輕人,若平日缺乏運動,到有空或興起時才突然狂做運動,會容易弄傷腰部。若腰部傷患惡化,亦有機會導致椎間盤退化,繼而脫出、變薄、發炎及移位,引起坐骨神經痛。

腰椎管狹窄或發炎︰腰椎管是腰椎內藏着脊髓和神經的管道。若腰椎老化,腰椎管的內壁便可能會收窄和栓塞。腰椎管收窄後,管內的馬尾神經或從脊髓發出的神經根會受到壓迫,引起發炎、疼痛和麻痺等症狀。

 

網上圖片

由於第四及第五節腰椎骨是坐骨神經的其中兩個起點,故腰椎管狹窄便容易壓迫到坐骨神經根,引發坐骨神經痛。由腰椎管狹窄引發的坐骨神經痛,會在患者後仰時加劇,例如伸手取高處的物件時,會覺得更痛。這是因為往後仰會令椎管空間進一步變窄,加劇壓迫管內的馬尾神經或由椎管發出的坐骨神經根,因而令坐骨神經痛痛上加痛。由腰椎管狹窄引發的坐骨神經痛,稱為「狹窄型坐骨神經痛」,特徵是後仰時疼痛會加劇。而腰椎管狹窄主要是老化導致,故長者較易發生腰椎管狹窄。

值得留意的是,有些人會同時發生椎間盤突出和腰椎管狹窄,即同時有「突出型坐骨神經痛」和「狹窄型坐骨神經痛」,導致身體無論是前傾或後抑都會加劇痛楚和麻痺感。「突出型坐骨神經痛」和「狹窄型坐骨神經痛」同時發生,稱為「合併型坐骨神經痛」。

脊椎滑脫︰脊椎滑脫即是某節脊椎向前或向後移位。每節脊椎骨之間靠椎間盤連接。若椎間盤退化或受嚴重撞擊等,就可能抓不住上下的脊椎骨,令脊椎骨前後滑動。若移位的脊椎骨壓迫或拉扯到坐骨神經,便會導致坐骨神經痛。脊椎滑脫的級別愈高,神經受壓迫的情況便愈嚴重。

 

 

平躺時,椎脊骨會歸位,脊椎滑脫引起的不適會緩解,但走或站久了,椎間盤又會開始抓不住脊椎骨,坐骨神經痛便又會回來。脊椎滑脫較常見於長者,且女多於男。

脊椎滑脫因原因不同而分成四類。

發育障礙性脊椎滑脫︰因先天腰椎結構不正常而造成脊椎滑脫。

退化性脊椎滑脫︰因脊椎退化而造成脊椎滑脫,是最常見的脊椎滑脫類型。有研究指退化性脊椎滑脫通常發生在第四節腰椎。60歲以上的女性發生退化性脊椎滑脫的機會比男性高6倍。

創傷性脊椎滑脫︰因創傷如脊椎骨折和椎板斷裂而造成脊椎滑脫。

病理性脊椎滑脫︰因骨骼疾病如骨癌和骨質疏鬆等,以及乳房外柏哲德氏病(一種皮膚癌)等而造成脊椎滑脫。

懷孕︰孕婦亦可能出現坐骨神經痛。懷孕期間,隨着胎兒成長,孕婦的體重會迅速增加。加上懷孕期間不少孕婦會減少活動及大量進補,使體重進一步急升。在短短十個月內增重8公斤甚至20公斤的大有人在。過重會對腰椎關節構成很大壓力。若壓力令椎間盤突出,壓迫到坐骨神經,孕婦便會患上坐骨神經痛。即使椎間盤沒有突出,若胎兒頭部恰好壓住坐骨神經,亦會造成坐骨神經痛。如胎兒體位改變,坐骨神經痛也許會突然消失。

此外,孕婦之所以患上坐骨神經痛,還與鬆弛素和肌力有關。鬆弛素是一種女性荷爾蒙。不論懷孕與否,都會適量分泌,維持體內荷爾蒙平衡。但懷孕期間,鬆弛素的分泌會大量增加,令關節和韌帶放鬆,骨盆處的關節和韌帶尤其放鬆,好讓胎兒將來能有足夠的位置通過產道,順利出生。但關節和韌帶放鬆了,支撐力和穩定度就會變差,而女性普遍肌力又較弱,肌肉沒有足夠力量分擔關節和韌帶的「工作」,幫忙承重。與此同時,胎兒卻日益長大,迅速增加的重量得倚賴骨盆腔與腰椎來承受,尤其到了懷孕中後期,負擔最重。這些超出孕婦身體承受能力的重量,有機會引致椎間盤突出,壓迫坐骨神經根,引發坐骨神經痛。

骨刺︰隨着年齡增長,關節軟骨便會漸漸因使用日久而損耗。軟骨受損後,會變薄、失去彈性及出現裂縫。這會令關節軟骨的緩衝力下降,關節因而變得不穩定,同時關節軟骨上下方的骨頭會互相磨擦,產生痛楚。為了穩定關節,軟骨及其附近的骨頭便會沉澱鈣質及增生骨質,長出突出的贅生物。這些多餘的贅生物便是骨刺。若腰椎骨刺壓迫到坐骨神經,便會引發坐骨神經痛。

脊椎腫瘤︰腰椎腫瘤如嵌入腰脊神經,也有可能導致坐骨神經痛。例如胃癌及肝癌的位置離腰椎較近,故其腫瘤有機會轉移至腰椎,壓迫坐骨神經。

骨折︰若腰椎或薦椎骨折導致椎體滑脫,壓迫到坐骨神經,會造成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成因2. 肌肉壓迫

肌肉勞損︰肌肉勞損引致發炎,令神經根受壓,引起坐骨神經痛。

過重︰腰椎承受人體八成體重,故體重愈重,腰椎愈易退化、變形和滑脫,椎間盤亦更易退化、突出甚至脫出,引發坐骨神經痛。因此肥胖人士和孕婦較易患上坐骨神經痛。懷孕期間不只體重增加,懷胎還會令孕婦的重心向後,腰椎也就更易變形。

過瘦或短期內減重過多︰臀部脂肪與肌肉層太薄,久坐後容易令坐骨神經受壓迫,引起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成因3. 非壓迫性原因

肌肉量少︰肌肉量足,身體便較能承受重量和衝擊。平日缺乏鍛鍊,就沒足夠肌肉支撐身體重量和骨骼尤其受壓最大的脊椎,以及發揮保護作用。那當發生意外時,脊椎便更易受傷,致腰椎滑脫、椎間盤宊出或椎間盤破裂等,引起坐骨神經痛。即使沒有受傷,孕婦肌肉量不足亦會較難承受胎兒的重量及孕期增加的自身體重,造成壓迫性坐骨神經痛。老年人之所以較易患上坐骨神經痛,與肌肉量隨年齡下降,坐骨神經承受不了負荷亦有關。

外傷︰跌倒、高處墮下或車禍等外力撞擊,可能導致脊椎受傷或造成脊椎狹窄而引發坐骨神經痛。而且新傷或舊患都可能令腰椎或薦椎的關節軟骨磨損,令椎間盤受力不均勻,生出骨刺壓迫到坐骨神經,導致坐骨神經痛。

糖尿病︰高血糖會破壞神經,引發神經病變,可以導致坐骨神經痛。

細菌感染︰有些細菌如結核菌會吞噬骨頭。若入侵脊椎和椎間盤,造成骨頭和椎間盤發炎、化膿和塌陷,受損的脊椎和椎間盤便可能壓迫坐骨神經,引致坐骨神經痛。

受風受寒受潮︰坐骨神經痛在中醫屬痹證範疇,主要病因是風寒濕熱乘虛侵襲,邪留經絡,氣血凝滯,阻塞經絡,不通則痛;或因患者年老體虛,肝腎不足,筋骨失養,不榮則痛。故不想日後受坐骨神經痛折磨,應避免受風、寒氣及濕氣侵襲,注意擋風和保暖。

吸煙︰吸煙會損害負責為椎間盤供應養分的血管,令椎間盤容易退化和發生病變,壓迫到坐骨神經而產生坐骨神經痛。這是因為香煙中的尼古丁進入血液後,會使血管收縮,口徑變小,減少血液和養分供應。

喝酒太多︰酒精本身具神經毒性,長期飲酒過量甚至酗酒,容易引發神經病變,釀成坐骨神經痛。

甚麼人容易有坐骨神經痛?

長者、久坐者如辦公室上班族和長途車司機、搬運工、常用腰力的運動選手如舉重及體操運動員、肥胖人士、小腹突出者、孕婦、糖尿病患者、腹背肌力較弱者和曾拉傷腰部或腰部有舊患的人士都較易有坐骨神經痛。此外,因男性從事體力勞動的比例高於女性,腰椎負荷較重,椎間盤較易退化,故坐骨神經痛的患者是男多於女。

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坐骨神經痛的初期症狀

1. 半邊身痛︰

痛感可以一路從下背沿着坐骨神經延伸至臀部和大腿後側,甚至連小腿、腳板及腳趾都痛。不過坐骨神經痛通常只影響一邊的股腿,只有少數人是兩邊股腿一起痛的。痛感就因人而異。有人只是微痛,有人刺痛,有人隱隱作痛,亦有人是灼痛甚至劇痛。至於甚麼時候會痛亦是人人不同。有人無時無刻都痛,亦有人只有在做某些動作如打噴嚏、咳嗽、用力排便或久坐久站時才會痛。有些人會突然快速竄過一陣痛楚致無法站立或走路。痛感會在患者久坐、久站、走路、彎腰、咳嗽、打噴嚏、用力排便或舉重物時更嚴重。

2. 背痛︰

部分坐骨神經痛的患者除了下肢痛,還會背痛,以致無法站直或彎腰,影響到坐姿和站姿。

3. 麻痺無力︰

腿與腳麻痺無力,難以站立及活動。

4. 發冷或發熱︰

有些人的患處會發冷,有些則會發熱,因人而異。

坐骨神經痛的中期症狀

1. 間歇性跛行︰

站立及連續行走的時間及距離縮短。每走一段路就必須停下來休息一下,才能繼續走下去。隨着病情加重,步行時間和距離會愈來愈短。

坐骨神經痛的後期症狀

1. 神經反射變弱︰

下肢感覺遲鈍,像穿了一條厚褲,對於溫度變化及搔抓捏刺都不太能感覺得到。

2. 肌肉萎縮︰

下肢肌肉萎縮,感覺軟弱無力,走路慢,易倦,氣力不繼。

3. 大小便失禁︰

嚴重的椎間盤突出、腰椎狹窄症或脊椎滑脫除了會壓迫坐骨神經,還可能會牽扯或壓迫到位於腰椎神經下方的馬尾神經,引發馬尾症候群(Cauda equina syndrome),造成大小便失禁。馬尾是腰椎神經下方的神經根束。腰椎有五節。在第二節腰椎以下沒有脊髓,只有一束束的神經根,狀似馬尾,故得名。當馬尾受到壓迫而出現一些症狀,這些症狀就叫「馬尾症候群」。

網上圖片

馬尾負責發送和接收骨盆器官及下肢的神經信息,主管腰、臀、雙腿、大腸、膀胱(小便功能)、直腸及肛門(大便功能),以及性器官的功能。若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狹窄症嚴重,馬尾便可能受牽扯或壓迫,發生馬尾症候群,令骨盆器官及下肢的所有感覺和運動神經信息都被阻斷,尤其是控制腸道、膀胱和肛門等排洩系統的神經,特別容易受損,故患者會出現大小便失禁、尿液阻塞或停滯,以及會陰部麻木等排洩功能障礙。

坐骨神經痛的後期症狀4. 陽痿︰

承上。因馬尾掌管性器官的功能,故若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狹窄症引致馬尾症候群,便可能引起陽痿或性敏感度失調等性功能障礙。值得注意的是,若馬尾受壓迫而導致永久性損傷,就算動手術也無補於事。故一旦出現馬尾症候群,應立即就醫。

坐骨神經痛的後期症狀5 . 癱瘓︰

若坐骨神經因椎間盤突出或腰椎管狹窄等原因而被壓迫得太久或太嚴重,有可能下半身癱瘓。此外,馬尾亦可能同時受壓迫。由於馬尾亦掌管雙腿的功能,故馬尾受壓迫亦可能導致癱瘓。

假性坐骨神經痛是甚麼?

以下兩種情況的症狀都類似坐骨神經痛,稱為「假性坐骨神經痛」。

 

1)梨狀肌症候群

網上圖片

梨狀肌是臀部深處的一塊肌肉,起源自第二、三及四節尾椎骨(即尾龍骨),主要負責髖關節外轉。其下方就是坐骨神經。若梨狀肌拉傷、僵硬或發炎,臀部會痛,大腿及腳亦會麻痺,導致走路時跛行,症狀頗似坐骨神經痛。久坐久站或走遠路後,梨狀肌症候群的疼痛會加劇。因梨狀肌受傷或發炎而引發的症狀,稱為「梨狀肌症候症」。

導致梨狀肌症候群的常見原因包括久坐、坐椅太硬、翹腳、過瘦、減肥速度過快和過度使用髖和臀部等。此外,跌倒或姿勢突然猛力改變,亦可能拉傷梨狀肌。例如,老人家抱着抓扭不停的孫兒時,梨狀肌便可能因被突然猛力扭動而拉傷,導致屁股痛、腿痛和走路一拐拐,甚至連晚上睡覺轉身也有因難。加上老人家普遍肌力弱,承受衝搫的能力較低,快速及猛力的扭動也就更易拉傷他們的梨狀肌。

2)臀肌筋膜炎

另一種假性坐骨神經痛其實是臀肌筋膜炎。

臀部肌肉主要由臀大肌、臀中肌及臀小肌構成。這些肌肉若發生非感染性發染,是為臀肌筋膜炎。患者臀肌發炎疼痛,痛感有時會向上蔓延及腰,甚至同時向下蔓延至大腿後側及膝蓋,故常會被誤認為坐骨神經痛。

臀肌筋膜炎是由上臀皮神經受刺激而造成。該神經若長期受壓迫或牽拉,就會生出肌筋膜疼痛症候群,引起痛楚。受涼或活動後,酸痛及發炎的症狀都會加劇。長期勞損、跌倒、過度運動、走遠路或久站等都可能引發臀肌筋膜炎。

人們常把臀肌筋膜炎常與坐骨神經痛混淆。其實可從疼痛部位及症狀加劇的時候分辨。坐骨神經痛的痛由下背延伸至臀部及大腿後方,痛感還常向下放射到小腿甚至腳背。咳嗽、打噴嚏、擤鼻涕、排便和搬重物時坐骨神經痛會加劇。腰臀部筋膜炎的痛可以從臀部放射至腰、大腿及膝蓋,但通常痛不過膝。痛感會在早上起床或受涼後加劇。

坐骨神經痛如何預防?

坐骨神經痛預防方法1. 避免不良姿勢︰

 

坐正,站正,走正,睡正。坐着時不要低頭、彎腰、跎背或蹺腳,頸部和上半身不可前傾,身體不要歪斜或側向一邊。椅子要坐滿,背部則應完全貼着椅背或加背墊,而雙腳則應平放地上,膝蓋略高於臀部。若腳碰不到地面,可在腳下加一個盒子。最好做到頸有枕,背有靠,肘有撐,腳有踏。注意坐正不代表要正襟危坐至90度。因為人的脊椎有一個自然的弧度,故坐正之餘,應微微向後傾10至15度,感覺舒服自然就好。站立時應抬頭挺胸,保持上半身挺直,身體重心不要側向其中一邊,最好每數分鐘變換姿勢。睡覺時不要趴着睡或像蝦米一般蜷曲身體。睡覺時,還可放一個薄枕在腿下,減少腰椎壓力。若是側睡,則夾在兩腿中間。但人在平躺時,腰椎承受壓力最少,故建議平躺睡。此外,仰睡時可在膝下墊個枕頭,側睡時兩膝則可夾個枕頭,減輕脊椎承受的壓力。

網上圖片

坐骨神經痛預防方法2. 避免久坐久站︰

久坐或久站都會增加坐骨神經的壓力,故不要坐或站太久。應每30分鐘至1小時活動一下,走個圈、倒杯水、拉拉筋或伸伸懶腰都好。

坐骨神經痛預防方法3. 避免穿高跟鞋︰

儘量不要穿高跟鞋,以減少腰椎間盤的壓力。宜穿鞋頭較闊及底有軟墊的鞋。

坐骨神經痛預防方法4. 避免做粗重工夫︰

做粗重工夫如搬重物時,以手推車或其他工具輔助。如一定要搬重物,應使用正確姿勢——先蹲下,不彎腰,兩腿略為張開;雙手把重物往身邊靠,然後才將其抬起。整個過程中要保持腰部挺直,切勿彎腰令腰部承受過大壓力。

坐骨神經痛預防方法5. 維持標準體重︰

腰椎承受身體八成的重量。減去多餘體重,能減少腰椎承受的壓力,減低椎間盤突出、椎間盤脫出、椎間盤退化和脊椎退化等引致坐骨神經痛的機會。

坐骨神經痛預防方法6. 鍛鍊肌肉︰

平日鍛鍊腰背核心肌群,尤其胸肌、背肌腹肌,增強肌肉柔軟度、彈性及耐力,有助支撐脊椎,保持脊椎穩定,分擔脊椎的負擔,亦可令姿勢更正確。孕婦若有足夠肌力,肌肉便有能力分擔懷孕期間增加的體重,減輕骨盆和腰椎的壓力,患上坐骨神經痛及梨狀肌症候群等痛症的機會都會降低。孕前的肌力鍛鍊、孕期體重控制及保持正確姿勢對預防孕婦的各種痛症均十分重要。

坐骨神經痛預防方法7. 熱身︰

進行劇烈運動前,先熱身,減少腰椎受傷導致椎間盤突出的機會。

坐骨神經痛預防方法8. 避免劇烈腰部運動︰

不要猛烈彎腰或扭腰,以免弄傷腰椎,導致椎間盤突出、椎間盤脫出或創傷性腰椎滑脫等,引發坐骨神經痛。

坐骨神經痛預防方法9. 選合適的床和椅︰

床墊軟硬適中,承托力良好,腰椎才不會承受過大壓力。坐椅方面,不要坐太矮、太硬、太軟、太深、沒有靠背或中間凹陷的椅子或沙發。駕車人士須注意座位是否對腰部有足夠承托力。

坐骨神經痛預防方法10. 避免受風受寒受潮︰

風吹、寒氣及濕氣均會誘發坐骨神經痛。若年輕時不愛惜身體,任意吹風、受寒、涉水及淋雨等,就算年青力壯頂得住,沒有即時引發坐骨神經痛,到中老年體衰力弱、筋骨衰退時,坐骨神經痛就會發作。因此平日應注意擋風、保暖和防潮,如披風隨身、戴帽、及時加衣、貼暖貼和濕身後盡快弄乾等。

快速減輕腰背痛!免費試做 Perfect Health SIS 痛症之神療程

英國 No.1 SIS 痛症療程

想減痛,又怕療程痛?無痛舒痛,就在 Perfect Health !過程無痛,還快速見效。現時還可免費試做,讓你馬上減輕痛楚!

Perfect Health 運用了HDEME減痛技術^,療程由註冊醫生團隊主理,深入痛症根源減輕痛楚,過程無痛無創。想即時減輕腰背痛,立即試做 Perfect Health SIS 痛症之神療程,就可減輕痛楚*!

* 療程效果因人而異

^ 資料由廠商提供

立即登記︰Perfect Health SIS 痛症之神療程

立即登記, 免費體驗療程

有關坐骨神經痛的常見問題

大腿後方痛就一定是坐骨神經痛?

不一定。大腿後側皮神經和總腓神經若一起發炎,症狀會非常類似坐骨神經痛。此外,臀肌筋膜炎的症狀也跟坐骨神經痛相像。部分懷疑自己有坐骨神經痛的人,其疼痛起源於臀部肌肉,尤其臀小肌及臀中肌。這些肌肉可能因跌倒、過度運動或跑跳、走太久或久站等而激發起一些痛點。這些痛點造成的牽引痛,十分類似坐骨神經痛。其實引起臀部及大腿後側痛的原因有多種。有疑惑的話應向醫生諮詢,切勿自行猜測,藥石亂投。

哪些人較易患上坐骨神經痛?

中老年人、肥胖人士、搬運工和長時間坐着的長途車司機與文職人員會較易患坐骨神經痛。

要預防坐骨神經痛,搬運重物時應用甚麼姿勢?

搬運重物時,不應彎腰。應蹲下提起重物,並把重物盡量貼近自己,最重要的是全程保持腰背挺直。

若想檢查有沒有患上坐體神經痛,收費多少?

專科醫生的檢查及諮詢費由$1200至$1600不等。磁力共振檢查則一般介乎$5000至$5500。

坐骨神經痛患者應避免吃哪些食物?

坐骨神經痛的患者應避免吃高糖、高油及高脂食物,以免加劇發炎,對神經造成更大的壓迫。此外,含較高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物如紅肉和人造牛油亦應少吃。

作者介紹
Karen Chung
Karen Chung
前專題記者,現職網誌作家。被痛症、鼻鼾問題困擾超過10年,曾因此而失眠2年,崇尚無痛、無入侵性自然療法,成功改善腰膝痛症,堅拒一切開刀治療方法。致力分享有關痛症和鼻鼾相關訊息,改變大眾對痛症及鼻鼾問題的固有思想。

Share:

Facebook
WhatsApp
LinkedIn
Telegram
最新美容資訊

最新文章

繼續了解更多

相關文章